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23日讯 本月,通用汽车正式在中国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引领全球未来出行。
这一立足汽车产业界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设立,隶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创了跨国汽车企业在华研发的全新模式。依托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成熟的研发体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深度参与中国乃至全球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建锋博士表示:“我们期待与一批极具潜力的研究员共事,增强产业界与学术界合作的协同效应,在开放的创新生态中,共同孵化出具备产业化前景并且能够对未来出行带来巨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通用汽车在华创新实践离不开学术界的大力支持。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便是有力佐证。通用汽车将与东北大学共同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与管理。第一位博士后研究员已正式入驻通用汽车中国先进材料实验室,初期将和东北大学轧制和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合作伙伴开展新一代先进铸造铝合金在新能源车上的相关应用技术开发和推进,以及低密度先进高强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滚动开设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重点关注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电池设计与制造、先进驱动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充分发挥中国的研发与产业优势,助力通用汽车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实现“零事故、零排放、零拥堵”的愿景。
通用汽车中国首席技术专家杜江凌博士表示:“技术与人才是通用汽车的核心。通过培养业界精英,鼓励研发创新,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
通用汽车一直致力于中国汽车高端人才的建设和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早在1995年,通用汽车就设立了中国科学办公室,与国内多所顶尖高校开展了科研合作。以此为基础,通用汽车于2009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研究院。
蓄力十年,通用汽车中国科学院已发展了一支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目前全部由本土人才组成,近一半拥有博士学位。自成立以来,通用汽车中国科学院共有超过200项的发明创造获得了国内外专利授权和批准发布。
由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主导的多项技术创新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其中,远程激光柔性焊接平台和新型高功率电池的电芯架构曾先后于2017和2019年荣获具有发明界奥斯卡奖之称的R&D 100大奖;新一代高强度铸造铝合金A345在2020款克尔维特跑车上完成量产应用,成功地实现了“以铸代锻”,并且因此而荣获2019年度北美压铸协会的技术成就奖。